钟华林:精进破局,匠心铸魂

作者:品牌文化部

发表时间:2025-04-10 16:39

       在微丸包衣机的嗡鸣声中,车间包衣班组长钟华林俯身观察着匀速转动的素片,透过观察窗的雾气,他能精准判断膜衣的均匀度。这个动作,他重复了五年,每次操作都如同精密仪器般严谨——这不仅是制药人对质量的坚守,更是制造中心技术革新浪潮中的匠人缩影。


从"经验"到"体系"


       2019年,钟华林带着对制药行业的憧憬与热爱,踏入了制造中心的大门。那时的包衣工序,更多还是依赖个人工作经验判断产品包衣质量。每个人的经验及能力差异将影响产品质量,基于包衣岗位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重要性,由他带队对公司重点品种的工艺细化、操作优化攻关,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操作流程和手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新了设备的SOP,形成了目前包衣工序岗位系统化的操作指南,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人员操作的差异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完善岗位标准操作体系的同时还参与了多个设备备件的设计及改良工作,促进了设备更高效运行、产品更加稳定生产。



从工人到匠人


       2022年深冬的凌晨,市政供电出现频闪让包衣机喷液异常,但车间内的照明没断、设备没停,普通岗位人员无法察觉到的细微变化,但钟华林依靠敏锐的感知,察觉到了锅体声响细微的变化,他在5秒内应急切断喷液传输,12秒完成设备主动停机,30秒内有条不紊地完成所有必要的关键动作,以惊人的效率完成应急操作,充分体现了他在岗位的深度积累。正如他常说的:"质量防线,就要建在毫厘之间。"这种刻入骨髓的责任感,如同坚固的盾牌,将造成产品质量风险的因素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极低程度,为公司的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打造技术传承的"星火计划"


       在班组带教与人才培育的征程中,钟华林于包衣岗位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班组前行的道路。起初,包衣班组仅有3人,随着项目增多与生产节奏加快,团队规模逐渐扩大。面对毫无基础的新同事,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个人经验,以手把手的方式耐心教学,逐渐积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人指引方法。他的教学从设备理论基础入手,详细阐释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安装调试等关键知识,为新员工筑牢理论根基;继而深入到设备实操技能培训,在生产前的空机阶段与带料实操过程中,以及实际的工艺确认批、验证批乃至上市产品的生产环节,都给予新员工全面且深入的指导,确保他们在每个环节都能领略到其精湛的专业技艺。



       如今,包衣班组主副操已发展壮大至 12 人,在当前供应压力大、倒班排产的高强度任务下,包衣班组成员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地按时完成两条线的生产供应保障任务,这无疑是他多年来辛勤耕耘、悉心带教的丰硕成果。

 

在变革中永不停歇的攀登者


       如今,钟华林已经从一名青涩的操作员成长为技术先锋。他不仅精通包衣工艺,更成为了“设备验证专家”。他正带领团队攻克微丸包衣技术最后的堡垒——商业化批量放大过程中的稳健性难题。他们摸索开发的工艺优化方案,不仅确保了工艺稳健可控,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专研、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些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从知识的汲取者蜕变成为岗位经验与知识的分享者与传承者,作为包衣岗位的班组长,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攀登专业技术的高峰。


       从青涩操作员到技术先锋,钟华林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传统匠人到创新工匠的蜕变。他的成长轨迹,恰是青峰从"制造"向"创造"转型的生动注脚——在这里,每个岗位都是创新阵地,每位员工都是变革主角。“以毫米之功,筑千米之效。”这不仅是钟华林的誓言,更是所有青峰少年共同的追求。在变革创新的浪潮中,他们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分享文章:

您即将离开www.qfyy.com.cn网站

继续访问该链接将跳转至另一个陌生域名,不再适用我们的隐私政策和条款,请注意风险,保护好您的个人隐私信息。

好的。我们将不会在您跳出www.qfyy.com.cn时出现
风险提醒。